《道德经》被誉为“万经之王”,诞生于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,到如今,诸侯纷争的刀光剑影已经远去,而《道德经》五千余字的箴言始终熠熠生辉,历久弥新。
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《道德经》,体悟老子思想的博大精深,打开创新的大门,找到人生和事业的突围之路。
01
<
一位同仁声称自己遇到了职业瓶颈。
她说,我工作十年了,一直没有得到晋升,无法突破现有的局面,团队伙伴的积极性也不高,店里业绩也不好。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,我的资源、条件,方方面面也不具优势,创新之路在哪里?
不妨来看看《道德经》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。
《道德经》有言:“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”草木生长时,柔和顺畅,枯死之时,脆而易折。
也就是说,一个人在事业刚起步的时候,没有什么资源,但有一个大的的优势,就是灵活,能够直面客户。抓住每一次直面客户的机会,柔和谦卑,倾听客户的诉求,尽自己大的努力去服务客户,给客户提供周到的解决方案。
扎根于客户,是我们打开职场局面的好方法。反过来,客户回馈给你的激励,会成为你职业发展的动力,因而,你可以不断地燃起生命的激情去服务他们,从而获得好的业绩,也获得职场上升的通道。
但是,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们事业就进入了瓶颈,停滞不前了呢?《道德经》所讲的“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”,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。
人在事业中获得了一些成绩以后,容易人浮于事,滋生傲慢,远离客户,久而久之,就会障碍了自己成长的道路,也遮蔽了自己升职的空间,变成了职场上的一棵小老树。
所以,从《道德经》的启示中,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的发展路径:从进入职场的柔和谦卑,直面客户;到取得了一些成绩之后的滋生傲慢,远离客户,因而让自己的职业陷入瓶颈。
那如何实现人生和事业的突围呢?拿一棵小树来说,要长成参天大树且硕果累累,就要深深地扎根大地,通过阳光、土壤、水分等等,链接天地能量。
于我们个人的发展而言,同样如此,唯有通过产品和服务利益民众,链接民众之心,进而链接民众的能量,我们才有机会实现突围,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。
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,如何做呢?怎样才能从同行的竞争中突围出来,提高门店的业绩,拓展自己事业的舞台?
根据《道德经》给我们的启示,我们在与同行竞争的过程当中,完全可以给同行一个省力的机会。
02
什么叫“给同行一个省力的机会”呢?就是去干同行不愿意干的活。
哈佛商学院克里斯坦森教授讲过一个概念,叫“颠覆式创新”,讲的是小企业如何逐渐成长壮大,颠覆了大的企业。其中的一个原因,就在于这些小企业给了大企业一个“省力的机会”。
小企业不断去承接大企业不愿意干的一些活,而大企业只顾着去攀登更高的山峰,享受山顶的风光,同时也失去了脚下的大地,失去了客户。
因而,按照颠覆性创新的思想,人与人或者同行与同行之间竞争,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胜出,而是他人退出。没有人会愿意主动退出这个市场,但是许多人、许多同行无法拒绝一个让自己变得安逸的机会。
对于我们个人的启示,同样如此,当我们带领门店的伙伴,去干同行不愿意干的活时,也就赢得了客户的期待与信赖,从而,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走进客户,与他们建立心与心的链接,同时,在服务的过程中,也增长了自己的本事。
所以,当我们给同行一个省力的机会时,同行会很欢喜地去接纳。而根据生物学中“用进废退”的理念,当你去节省自己力气的时候,也错失了使自己更强大的机会。
我们可以给客户、同行、友商一个省力的机会,干他们不愿意干的活。而转过身来,我们要给客户一个出力的机会,给客户一个干活的机会,给客户一个参与到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机会。
我们常常说,一个什么样的蛋糕好吃呢?在蛋糕店中,后的两个步骤由你亲自完成的那个蛋糕好吃,因为其中有你的劳作、你的奉献,因而它变得格外富有价值。
所以,给客户一个出力的机会,就给了客户一个为他人做出贡献的机会,这是客户心中无声的渴望与呼唤。
这就是“道法自然”,自然而然,给同行一个省力的机会,给客户一个出力的机会。这样,我们就可以实现人生和事业的突围,不断拓展事业的舞台。
这就是《道德经》的博大精深,帮助我们突破事业的瓶颈,实现人生的创新性发展。
文章转自【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】